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砥砺奋进开新局 东营市工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36
核心提示: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介绍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介绍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做出部署,描绘出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充分显示了国家层面对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
 
  具体到地方层面,不少城市也在积极对接国家政策,立足本地实际情况,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和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口城市的东营市,经过多年积累,已逐步形成了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甚至部分产业、企业在省内及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在新时期下,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牵手”工业互联网,以工业数字化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无疑为其破局提供了新思路。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东营市坚持推进产业数字化,持续创优环境,加快模式创新,培育新型业态,扎实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 “东营思路”,使东营市工业互联网建设迈入快车道。
 
  多重利好 发展工业互联网有优势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基石的工业互联网,是东营市工业 “换道超车”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好机遇。
 
  机遇之外,是自身的实力与底气。
 
  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助推产业崛起。近两年,东营市配套出台了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认定及奖补办法,每年安排3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给予重点扶持。
 
  智能化改造提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2020年,东营市募选了21家国内知名服务商,对企业的114个智能化改造需求开展现场诊断,帮助企业明晰改造路径。组织企业加快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筛选了99个重点项目,进行台账式管理,加大力度推进建设。市级专项资金列支2.3亿元,扶持了62个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引领性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引导和激发企业掀起了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热潮。
 
  示范培育强化,提供针对性服务。大力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2020年,东营市有16个项目入选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位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建有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2个,平台接入设备总规模15.7万台/套,承载各类工业APP400余个。万达集团多业态跨地域大型云应用平台、海科集团 “危品汇”获工信部认定工业互联网平台,镁卡车轮、诚成物流园等3个平台入选全省 “个十百”产业互联网平台,涌现出了胜软科技、德仕石油等一批优秀平台企业。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东营市召开,东营港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入选全国第四批 “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汇链科技针对危化品物流运输行业,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开发开放平台+智能硬件,赋能危化品物流行业。截至目前,平台会员数量已达3252位,合作车辆达3.1万辆,平台总成交金额12.26亿元,货物交易总量1125万吨,业务范围覆盖全国27省份。德仕集团着力打造 “油田增产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 “互联网+油服”模式,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网络基础优势显现,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护航。东营市网络基础较好,全市光纤宽带207.63万芯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1637G,全面实现中小企业千兆宽带、大型企业及工业园区万兆宽带接入能力。2020年以来,东营市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布局5G宽带网络,推动建成5G基站1862个,改造配套设施1782处。
 
  东营港开发区5G+智慧园区、东营开发区5G+智慧巡检等一批5G场景创新应用加速拓展。东营港实施建设基于5GMEC专网及10大场景应用的5G智慧化工园区,目前已建设5G站点34处,实现东营港临港产业园区人员聚集区、重点企业聚集区、主要道路等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胜利油田中心医院5G远程示教系统、孤东采油厂智能化视频监控,已开通运行。组建了东营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了工业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等多方交流合作平台。
 
  推进企业上云,创优发展生态。东营市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组织线上线下培训16次,培训企业家656人次,聘请专业机构、行业专家讲授工业互联网行业态势、融合措施、推进办法,加快提升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的认识水平。开展了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政策 “进县区、进企业”宣讲,发放惠企政策摘编700余份,培训640余人。大力推进企业上云,组织5000多家企业设备上云、数据上云、应用上云,在共享资源压降成本的同时,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海科化工、致远方略获评为山东省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加快培育软件产业,全市纳统软件企业34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软件业务收入9.96亿元、利润1.6亿元。东营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从业人员达3200余人,为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储备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解决方案。
 
  各展所长 企业探索数字化路径有勇气
 
  紧追工业互联网这一 “风口”,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打通了第一关,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东营市的不少传统产业又应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升级发展?东营部分企业已经做出了探索和示范。
 
  在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传统轮胎生产车间里人来人往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物流调度、有5G天线的智能设备、可识别人员合规动作的智能摄像头等。这一切的背后是赛轮工业互联智能大脑以及先进智能边缘计算算法的支撑。目前,公司正在向无人化工厂迈进。
 
  据悉,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年产1500万条大轮辋高性能半钢子午胎项目”为基础建设智能工厂,对原有轮胎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装备、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成为轮胎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ERP、SRM、CRM、BI、OA等多个系统互联互通、深度集成,支持企业从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到客户营销、企业财务等全方位运营管控,实现供应链协同化。重点建设轮胎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构成服务云池,通过移动终端、PC端、设备端能随时按需获得轮胎相关制造资源、销售信息、使用信息及服务信息,实现基于云平台的轮胎全生命周期智能制造管理。
 
  同样生产轮胎的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智能输送分拣线也颇为 “吸睛”。该生产线通过建立MES系统、WMS系统、ERP系统,实现了整个生产线从原材料采购、投放,到成品的制作、分类,检测、入库、出库的信息化、智能化。
 
  “万达宝通智能输送分拣线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集成MES系统、RFID(射频识别系统)等,打造了集轮胎自动分拣、称重、暂存、输送于一体的智能化运输线,实现了前端智能生产和后端智能仓储的高效链接。项目完成投用后实现全自动分拣,用工减少100%,工作效率提高65%以上,准确率达100%。”万达宝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2017年被工信部列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高精特种钢丝智能制造企业——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胜通钢帘线建设了中央控制室、三维展示系统、OA协同办公平台、ERP管理系统、二维码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实现了供应商以及物料管理、生产计划排产调度、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能效管理的系统化和流程化;构建了基于全电子化作业流程的可追溯体系,实现数据资源合理分配、业务流程优化、决策效率提高;建设了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半成品、成品车间内部移转;建设了自动检测机器人、自动包装系统、包装间立体时效库,实现产品的自动检测、包装、发货,为钢帘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提供扎实的自动化技术支持
 
  除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东营大海科林光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投建北方区首个CNAS光伏实验室以全面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控制诊断进行智能化处理,实现光伏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质量可控、可追溯,工作效率高。2020年,公司推进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改造项目,对公司M2车间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此外,MES系统的改造实施,实现了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化、可视化;使生产的组件原材料能够得到追溯。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替代进口的高端陶瓷新产品开发,被工信部列为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成为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MLCC材料供应商。公司建设了蜂窝陶瓷智能工厂。通过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窑炉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实现对关键生产参数智能化控制,对产品关键质量参数进行自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分级。积极引进SRM、SFS、CRM、LIMS等专业的信息系统,打造业务、资金、信息流有序流动的信息管理平台。
 
  东营市工信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底,东营市谋划推进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助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面对工业互联网机遇,东营市实施九大产业智能化提升工程,突出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了一批试点示范,带动整个行业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下一步,仍要发挥好人工智能在产业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深化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 突破制约瓶颈有信心
 
  就东营工业经济发展现阶段而言,在创新尚未成为发展核心动力的情况下,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智能化改造是目前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可行的路径。不过,东营市虽然在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道路上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依然有很多。
 
  东营市工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认识有待于加快提高。有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缺少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缺少系统性规划,走了不少弯路。二是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工业企业有懂工艺、懂流程、懂技术的工程人才,但对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不够,应用思路不畅、能力不足。互联网服务企业有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的人员,但对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安全环保的约束性要求了解得不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融合提升制造业的办法不多,针对性、系统性不强。三是行业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除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外,东营市有色金属、石油装备、新材料等产业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面对问题,东营市敢于正视,目前已有了很清晰的思路。
 
  东营市工信局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化措施创新、政策创新,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和快速发展。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完善配套政策。在前期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5G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东营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推进措施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推进保障体系。
 
  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坚持外引内培两手抓扎实推进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以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主体,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引领带动力的行业级平台。加强企业内网改造,提升企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建设企业级平台。组织企业深入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制高点。
 
  全力抓好项目谋划储备。聚焦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围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借助产业智库力量,协助企业科学谋划一批2021年高标准、高水平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项目。更加科学地开展针对性智能化诊断,确定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人工智能改造方案,论证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的系统性改造提升。
 
  全力加强惠企政策落实。发挥好3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作用,对符合技术改造政策的工业互联网项目给予积极扶持,支持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效。每年培育扶持2~3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0个左右数字化车间、5个左右智能工厂,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用好全市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着力解决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问题。
 
  全力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深入实施企业家培养“351”计划,采取请进教、走出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依托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开展系列专家讲座、高端论坛等活动,快速提高企业家认知,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分行业组织试点示范项目学习观摩,强化示范标杆宣传,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已经 “快走一步”,抓住数字经济机遇的东营市也必将乘着工业互联网这艘 “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友情链接:三台膨润土